上海市嘉定区菊园新区分管文体的负责人,年前给我发了一条微信,介绍嘉定“HEROS自行车俱乐部”,坚持十多年倡导业余自行车运动,很不容易,让我有空去看看。
抽了一个时间,去俱乐部位于上海嘉北郊野公园内的运动基地。我开口第一句话就是:“你们今天有一个‘艰巨’的任务,要对我这个不会骑车的人,讲好自行车的故事。”
2023年5月2日,小朋友在上海嘉北郊野公园的小路上骑自行车。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生活中的“车铃声”
我的话,没有难倒俱乐部的负责人。他说,生活里到处都是自行车,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行车故事”,即使不会骑车。他的话提醒了我,我不会骑车,但生活中也有“车铃声”。
像我们这样的“60后”,小时候父母上下班都是骑自行车,一早在睡眼蒙眬中,隐约听到房门外自行车铃声一响,车轮声远去,就知道大人已经骑车出门了;傍晚放学回家,在家里写作业的时候,听到远远的有自行车的车声渐渐在靠近,便估计父母大约下班骑车到家了,也许车把上还挂着几个袋子,里面有水果、零食或者带回家让孩子解馋的盐汽水。
不会骑车,但从小总享受“坐自行车”的待遇。生个小病、发烧咳嗽,去医院看病,来回总能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由大人推行。我至今还记得,有一次在儿科医院看完病回来,经过一条马路,旁边有一处牛奶公司下属的牧场,几头奶牛在牛棚里走来晃去,小孩子觉得好奇,加上刚在医院里服下退烧药身上好受些了,硬是让大人停下车来,盯着奶牛看了老半天。
不会骑车,但不缺少“自行车的故事”。我又想起大学里,有次与同学到无锡鼋头渚等景点玩,玩得高兴,忘了时间,下午接近傍晚了,赶到回程的码头,摆渡轮当天最后一班已经开走。没办法,只能去租借自行车,骑回市里。一听说我竟然不会骑车,其他几个同学简直感到不可思议。一位同学只能自告奋勇,让我坐在后座,一路把我“捎带”回去。至今,我和这位同学还是很好的朋友,有时大家回忆起这一幕,还忍不住哈哈大笑,“那一趟骑得可真累人”。
“车赛”的风景
自行车,与生活的距离很近。特别是对于我们中国人,自行车完全可以说是时代与生活的一种小小的缩影。在“HEROS自行车俱乐部”负责人看来,自行车运动的丰富多彩和价值精华,在于全民健身,在于生活方式,在于“个个骑车、赛车人都是英雄;个个加油鼓劲的看赛人都是运动风景”。
在这里,让自行车运动爱好者能够好好想一想的是:运动除了“快”之外,还有什么?除了“争第一”之外,还有什么?
俱乐部负责人说,“竞技体育”是不断挑战人类的极限;但体育运动的根本还是在于健身,享受生活的美好与乐趣。更快、更强的“更”字,应该更多地落实在“成为自己的英雄”上。
由此,俱乐部取名“HEROS”,既有“HERO”的英雄、主角之义,又是“健康Healthy”“环保Environment”“休闲Recreational”“户外Outdoor”和“分享Share”五个词的首字母缩写。俱乐部人士回忆说,取名过程中,五个首字母最后那个“S”,原本是取“SPORT(运动)”之义,最后还是选择了“分享”。因为业余运动可“分享”的东西太多了:自己骑行技术的进步,边骑车边欣赏的周边景色,骑行伙伴互相切磋交流的喜悦,骑行途中遇到困难获得帮助的欣慰,路边步行者偶遇骑行队伍时投来的点赞的眼光……
浙江省体育局相关人士介绍,浙江自2020年起倾力打造“环浙步道”,至今已近万公里,承载了50余场徒步赛、30余场越野赛。如今,步道变“骑行赛道”,试水“环浙步道”自行车系列赛,不仅是展示地方风采、提升知名度的窗口,更是推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增强民众健康意识的有力举措,让参赛者在享受骑行乐趣的同时,深度体验浙江山水人文的多样魅力。
我不会骑车,但乐意听人们聊自行车,一起讲好自行车的“新故事”。(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