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科学保护助江豚畅游-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11/25 09:43:08
来源:光明日报

安徽铜陵:科学保护助江豚畅游

字体:

  11月22日上午,安徽省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投资公司工作人员胡雅婷像往常一样来到G3长江公铁大桥南岸,随即收到一条短信:“上游3号、大桥2号、下游1号,今日17时30分至20时共侦测到江豚脉冲次数0、221、0。”“江豚又来过这里。”胡雅婷用探寻的目光注视着宽阔的江面,期待能看见江豚黑亮的脑袋探出江水。江面上,G3长江大桥正在进行桥面铺装施工。

  这条便捷的过江通道,跨越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检验长江十年禁渔成效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随着长江十年禁渔的全面实施和铜陵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铜陵淡水豚省级自然保护区江豚数量由2001年的4头增加到现在的12头。

  当“超级工程”建设遇上江豚保护,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两全之策?答案是“礼让”。

  “铜陵市交投集团在G3大桥建设中应用了一套‘听豚’系统——水下噪声及长江江豚实时声学预警保护系统,就是为了防止施工干扰江豚的活动。”铜陵江豚保护专家郑邦友告诉记者。

  “听豚”系统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制,在国内于长江涉水施工中首次应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研助理孙晓冬说,过去对物种的保护比较被动,现在可以通过实时声学技术以及数据传输,利用AI大数据分析等新的技术手段,更加主动、科学地保护长江江豚:“系统通过搜集江豚的回声定位信号,可以自动计算它们的数量、移动方向并分析其活动规律。”

  “你看,在蓝色浮标的下面,是阵列式水听装置,我们在G3大桥施工区域的上下游各1公里水域布设了3处。”顺着胡雅婷手指的方向看去,三只醒目的蓝色浮标在江水中若隐若现,“这套‘听豚’设备就像一个‘顺风耳’,当大桥周围出现江豚活动,或者水下噪声超过江豚听觉阈值,就会实时预警。”

  中铁大桥局G3大桥项目部副经理、安全总监周启辉指着手机收到的预警信息说:“当江豚靠近施工水域,我们会评估施工阶段的噪声对江豚的影响,进行施工避让。”

  “礼让”远不止于此。G3大桥在设计之初,桥位就设在长江江豚不活跃的水域;首创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双层多功能桥,一跨过江,使大桥建设远离喜走深槽沙坝的中华鲟和在长江深槽水域洄游的其他珍稀物种;主桥水中主墩建设采用围堰挡水施工工艺,确保了施工水域中水生物的生存活动空间;栈桥采用扩大基础施工方式,避免了钢桩插打产生的震动,采用低噪声的旋挖钻机,以非长江江豚敏感频率工作;基础在枯水期施工,使繁育的江豚与作业区隔离,在中华鲟幼鱼洄游期前完成栈桥和主塔基础施工……

  据了解,“听豚”系统应用以来,在G3大桥施工水域段,已持续记录到上万次来自江豚的脉冲信息。郑邦友告诉记者:“根据中科院近两年的监测,经过中科院水生所专家的分析,项目施工对长江江豚产生的影响非常微小。”

  2023年,农业农村部发布消息,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与2017年1012头相比,数量增长了23.42%,全球江豚数量也实现了历史性的止跌回升。(记者 常 河 通讯员 陈燕飞 姜 蕊)

【纠错】 【责任编辑:梁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