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头盔:从防护装具到作战平台 -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11/22 17:05:37
来源:解放军报

军用头盔:从防护装具到作战平台

字体:

  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现代军用头盔示意图

  近日,土耳其ASELSAN公司宣布,第一台TULGAR头盔显示器原型机的生产已经完成。TULGAR头盔集成了观察空地目标信息、空中交通状态、更新系统健康等功能,将成为土耳其KAAN国家战斗机飞行员的“空中眼睛”。

  值得关注的是,该头盔的热成像技术使其具备先进的夜视增强功能,能在复杂战场环境下及时为战机飞行员提供精准有效的关键信息,以达到勘测、侦察和精准制导等目的。

  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危险无处不在。军用头盔,最初仅作为重要的单兵防护装具而存在,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战争时代的到来,军用头盔的功能正在加速嬗变,俨然成为一个高度集成的作战平台,甚至被称为作战人员的“外脑”。

  那么,从防护装具到作战平台,军用头盔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之路?不同时期又具备哪些不同的特点?信息化赋能对军用头盔带来了哪些影响?请关注本期“军工T型台”。

 从军之路——

  各国单兵装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头盔,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原始人为了追捕野兽和格斗,用椰子壳、犰狳壳等天然坚硬壳体来保护自己的头部,阻挡袭击。

  后来,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士兵戴着由藤条、皮革、铜铁等材料混合制成的头盔冲锋陷阵。我国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朝青铜头盔,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头盔。

  再往后,随着热武器的出现,传统头盔逐渐失去其原有的防护作用。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头盔已无法满足战场需求,越来越多不同材质和功能的头盔相继问世。

  第一款现代意义上的军用头盔,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欧洲各国士兵大多佩戴软帽或布制军帽。不过,这些帽子只是传统军装制服的一部分,几乎无法提供任何实际防护。随着战斗转入壕沟战,弹片、炮弹炸起的石块和其他碎片对士兵的头部造成了直接的打击,成为了夺走士兵生命的重要伤害源。

  面对这样的威胁,各国纷纷开始研发用于战场的防护装备。在一次战斗中,德军对法军阵地发起了猛烈的炮击。情急之下,一名法国炊事兵拿起一口行军锅扣在头上,此举让他得以幸存。得知此事后,法国奥古斯特·路易·阿德里安将军深受启发,提出制造头盔的想法。

  1915年,法国阿德里安头盔问世,并在法军中迅速普及。该头盔主要由钢制成,重量轻,头盔顶部的脊状结构用以分散来自顶部的冲击力。受当时生产条件和设计理念的影响,阿德里安头盔防护能力有限,仅能防御从远处射来的流弹和弹片,但依然显著降低了战场上士兵的伤亡率。此外,阿德里安头盔创新性的防护设计,也为后续军用头盔的研发与制造提供了重要借鉴。

  随后,英国军队也意识到头部防护的重要性。由该国约翰·利奥·布罗迪设计的布罗迪头盔,在1915年投入使用。布罗迪头盔设计简洁,其碟状外形能够有效抵挡从上方掉落的弹片和炮弹破片。此外,该头盔生产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制造,在壕沟战中充分展示了其实用性,问世后迅速在英军中大规模装备。

  1916年,德国推出了德式钢盔。与其他钢盔不同,这种钢盔覆盖面积更大,能有效保护士兵的头部、耳朵和后颈。该头盔采用厚钢材料制造,具有更好的防弹和防碎片能力。作为德军的标志性装备,德式钢盔不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还在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改进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军用头盔已经成为各国单兵装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头盔的设计虽然各具特色,但核心目标都是降低士兵头部受伤的几率,为士兵提供尽可能多的防护。

  迭代发展——

  材料结构升级 ,军用头盔功能多样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武器威力和杀伤效果大幅增强,这时的头盔已不能满足防护需要。于是,世界各国纷纷着手本国军用头盔的升级换代,提高和拓展军用头盔的防护能力和其他功能。

  首先是制造材料升级。以美国的M1钢盔为例,该头盔采用高强度锰钢制成,为了提高佩戴的舒适性,M1钢盔在设计时区分了内外两层:外盔以硬度更大的锰钢制成,硬度较低的树脂材料用来制造内盔。该设计既确保了士兵在遭受冲击时能被有效防护,又兼顾了佩戴的舒适性。

  自1941年列装美军以来,M1钢盔先后出现在诺曼底、太平洋、越南等多个战场,使用时间长达40多年。

  20世纪70年代后,军工技术迭代加快发展,各种新材料相继问世,基于高性能化学纤维和树脂的聚合物复合材料,逐步应用于军用头盔外壳的制备。这些新材料在确保防护性的同时,大大减轻了头盔的重量。由凯夫拉纤维制成的凯夫拉头盔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1965年,美国杜邦公司在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凯夫拉纤维,这种材料具有重量轻、韧性好、防穿透能力强、强度高等特性,很快被应用于防弹衣和头盔的制造。

  其次是盔形结构升级。在头盔材质不断改进的同时,盔形方面也有很大变化。德军的M35型钢盔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该型头盔在德国M16、M17、M18钢盔基础上改造而成,有柔和的卷边和宽大的护耳护颈内衬,两侧和后部有凸出延伸。改良后的头盔不仅能有效保护士兵后脑勺,还拓展了士兵视野范围,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战场上的反应时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军用头盔基本形成了一种通用的构成:主要由盔壳、衬里和悬挂组件三部分构成。壳体由强度高、韧性好的材料制成,通过材料变形来吸收和减缓子弹或者弹片的冲击力,防止子弹碎片伤到头部;衬里则起到透气、吸汗、保暖和减震等作用;悬挂组件将壳体与衬里分开,帮助调节和适应不同头形的士兵。

  以上在制造材料和盔形结构上的改变,还只是对头盔进行简单的升级,并不涉及头盔的功能变化。如今,军用头盔不仅随着应用场景的变化,细分为步兵头盔、飞行员头盔、空降兵头盔、坦克兵头盔等多种类型的头盔,还朝着增加头盔的复合功能方向加速转变。

  在美军F-35战斗机机舱中,头盔显示系统(HMDS)不仅是飞行员飞行时的主显示器,也是武器控制系统终端。通过头盔面罩上显示的各项数据,飞行员便能第一时间了解实时的空速、航向、高度、目标和警示报告等信息。

  飞行员只需通过头盔瞄准系统观察友军或敌方空中和地面部队,便可对其进行标记和跟踪。在遇到危险弹射跳伞时,HMDS头盔还能降低外部环境对飞行员的头部冲击力,提高其逃生几率。

  一些军工企业在设计之初便让头盔具备多重防护功能,如抵御子弹、激光等,这些头盔还可以与防核、防毒、防生化的装备协同使用。

  还有一些头盔安装了摄像系统与无线传输装置。士兵可利用头盔摄像系统中的无线通讯功能,将观测图像传回后方。以澳大利亚“勇士”系统头盔为例,其数据终端与战术指挥控制系统兼容,能及时提供预置格式的报告、地图,并传输图像、敌我位置等信息。

  由此可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战场环境的复杂化,军用头盔的发展已经从传统的单一防护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延伸。

  科技增效——

  军用头盔正在成为作战人员的“外脑”

  如今,除了兼备佩戴舒适、防护性强、功能多样等特点,头盔已经演变为一个高度集成的作战平台,因此也有了作战人员的“外脑”之称,其模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趋势愈加明显。

  ——模块化。越来越多的头盔开始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这使得军用头盔的作战平台优势更加明显。以美国3M公司出品的IHPS头盔为例,其模块化设计允许士兵根据任务需求自由搭配各种配件。盔体正面可以安装支架、夜视仪或热成像设备;侧面导轨则可以配合安装战术手电、求生识别灯等实用配件,如需实时通讯,士兵还可以在头盔内部加装耳机支架。此外,多种样式的头盔罩和头盔两侧的魔术贴,不仅为士兵提供了良好的隐蔽性,还提供了丰富的扩展功能区。

  模块化设计,使头盔能够根据士兵的具体需求和战场环境进行快速调整和升级,大幅增强士兵在战场的态势感知能力,从而提高战术灵活性和适应性。

  ——信息化。以雷神公司牵头研发的综合武器系统“陆地勇士”为例,其头盔内置了计算机和传感器显示装置,使士兵能够及时观看各种图解数据、数字化地图、情报资料等关键信息。

  在与其他装备的融合方面,现代军用头盔展现出强大的信息化集成能力。通过集成光电侦察、通信传输和数字显示装备,这些头盔已经成为信息终端,能够实时接收来自战友或其他渠道的语音和视频信息,并显示敌军或友军的位置以及周边环境。

  信息技术的赋能,使头盔能够做到将自身获取的信息转发给其他作战单元,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这不仅提高了士兵的态势感知和敌我识别能力,更为实时协同作战提供了有力支持。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云端大数据及创新算法的广泛普及,军用头盔正朝着高度智能化的方向迈进。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军用头盔也开始探索该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通过模拟真实的战场环境,为士兵提供身临其境的训练体验。

  例如,俄罗斯一家企业就为俄空降兵部队设计了一款用于跳伞训练的VR头盔。这款头盔使士兵能够在高度仿真的虚拟环境中模拟战斗区域的空降行动,为士兵提供逼真的训练环境,大幅降低了训练成本和风险。

  军用头盔的发展史,是一个充满创新与挑战的历程。一个小小的头盔,从防护装具演变为功能多样、深度参与作战的一体化平台,背后是军工科技“矛”与“盾”的较量。随着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加速发展,未来战场上的军用头盔必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谢安  周新涛  刘郑伊)

【纠错】 【责任编辑: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