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校招创新背后的人才观与AI生态布局-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30 14:23:41
来源:新华网

荣耀校招创新背后的人才观与AI生态布局

字体:

  今年9月,在荣耀秋季校招宣讲会上,高校学子向企业高管抛出关于职业选择、技术战略的问题,这场“反向面试”不仅成为校园里的热议话题,更揭开了荣耀以创新形式传递文化理念、构建人才生态的深层布局。

  打破招聘壁垒,让“平等对话”照进现实

  “假设我现在手里有多个Offer。请您告诉我,我为什么要选择荣耀?请给我个最能打动我的理由。”“荣耀把自己定位为 AI终端生态公司,那你们认为荣耀做过最成功的 A1终端是什么?”在清华大学荣耀校招宣讲现场,面对荣耀终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线副总裁李坤,学生们的提问直抵核心,没有预设的“标准答案”,只有坦诚的观点交锋。这样的场景,改变了人们对校招的固有认知:校招不再是企业“挑人”的独角戏,而是人才与企业相互审视、平等对话的双向互动。

  传统校招中,企业掌握信息优势,学生往往只能通过招聘简章、宣讲会PPT间接了解企业,难以触摸到真实的文化底色与战略方向;而企业也只能通过简历、问答等有限方式判断学生的能力与价值观。荣耀的反向面试,恰恰打破了这层壁垒:学生通过提问深入了解企业的AI战略、发展路径,判断其是否与自身职业规划契合;企业则从提问中筛选出敢质疑、善思考、有独立判断的“共创型人才”,实现了“价值观共振”的匹配。

  这种“平等对话”并非偶然,而是荣耀文化理念的自然延伸: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共创者”。正如荣耀其在人才观中所强调,需要“挣脱枷锁,捍卫自我的挑战者”“探索未知,开拓边界的探索者”,反向面试正是为人才搭建了展示的平台,允许学生带着批判性思维审视企业,这本身就是对“开放、平等、共创”文化的最佳践行。

  AI赋能与人才生态:从校招创新看荣耀的长期布局

  在荣耀的人才体系中,校招生的发展从不设限。为满足员工多维发展需求,荣耀设立了“管理”与“专业”双通道发展路径,以“大研发体系”为例,员工成为高级工程师后,可自主选择向“管理者”或“专家”方向发展,且还可以在“部门经理、高级项目经理、技术专家、中级SE”等岗位间可灵活调换,助力员工成长为“之”字形发展的全能型人才;“营销服务体系”则细分为“海外管理者”“国内管理者”“专家”三条通道,同样支持岗位间的转换。这种灵活的人才发展机制,与反向面试中传递的 “平等对话”理念一脉相承:尊重个体选择,才能激发人才的最大潜能。

  反向面试的创新形式背后,也体现出是荣耀在AI领域的战略布局与人才生态的系统构建。据悉,2026届校招中,荣耀AI、算法类岗位数量较2025届增长25%,招聘人数增幅更大,岗位覆盖AI视频、大模型、NLP、运动规划等多个方向。不仅直观展现了荣耀对AI人才的渴求,折射出其在AI 终端生态赛道上的布局,也与“荣耀阿尔法战略”紧密呼应——在AI重构行业的当下,人才是技术突破核心引擎。

  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AI技术的落地能力,荣耀在校招宣讲现场设置了沉浸式AI体验环节,学生可通过“YOYO 一语 PPT”让AI生成月度总结报告或传播方案;借助“YOYO一语问屏”解读行业文章中的专业术语与数据图表;通过“荣耀互联”实现不同品牌、系统设备间的文件互传。这些与学生学习、未来职场紧密相关的AI功能,既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荣耀的技术实力,也传递出“科技服务于人”的理念。

  从校园的反向面试,到遍布多所高校的AI体验,荣耀的文化内核,正在吸引与自身价值观契合的人才。对于当下的校招市场而言,这或许是更具启示性的信号: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只是薪资与福利,更在于是能否为人才提供平等对话的平台、清晰的成长路径,以及共同成长的事业舞台。而荣耀的实践,正在为行业提供可借鉴的样本。

【纠错】 【责任编辑:周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