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亿条乡村主题视频背后:数字技术让乡村走向全国舞台-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9/30 14:25:04
来源:新华网

13.6亿条乡村主题视频背后:数字技术让乡村走向全国舞台

字体:

  金秋九月,在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喜庆氛围中,字节跳动发布《2025字节跳动助农数据报告》。数据背后,是一幅数字化与农业融合的生动图景:过去一年,抖音新增超13.6亿条乡村主题视频;1.3亿网友记录真实乡村生活,全年开播449.5万场三农直播;2143万条农技视频走进田间地头,让普惠性显著提升。此外,抖音电商助力农特产品销量突破百亿单,日均发货2448万单。

  乡村的丰收、美景与技艺,因短视频和直播这一“新农具”,得以被更多人看见。新农人们用镜头讲述土地故事,让家乡特产走出大山,也让前沿农技知识直达农户。

  让真实乡村无远弗届:新农人用短视频让家乡“出圈”

  “没有滤镜,也能出圈。”在抖音平台,最打动人心的不是包装精致的滤镜视频,而是带着泥土气息的真实记录。26岁的河南姑娘@李福贵的视频就是最好例子。她用镜头记录卖豆腐的日常,展现出乡村生活的淳朴与温情。近期,她通过一条带全村老人进城旅游的短片,获赞过千万。

  在陕西大山里,@跑山阿红成了留守老人们共同的“女儿”。她收购山货、帮老人代卖,把一筐筐土味山珍搬到全国餐桌。“生活从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网友在她的视频里看到的不只是交易,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守望。

  还有山东临沂的@沂蒙二姐,用诗歌为蜜桃代言:“这不是雪,这是老天爷撒的糖霜盐”。质朴的文字让果园多了一层诗意,也让蜜桃销量一再走高。宁夏的@马斯诺以演讲式视频推销南瓜,一场直播就能卖出上万单。

  更年轻的新农人正在不断涌现。他们共同描绘出一幅生动的乡村图景:这里有市井烟火,也有返乡青年的雄心壮志,更有农人通过数字化走向新舞台的无限可能。

  连接田间地头与广袤市场 数字乡村丰收进行时

  如果说乡村故事让人心动,那么农技科普和电商助农,则让乡村发展更有底气。在记录生活同时,短视频和直播深刻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与流通的各环节。

  过去一年,抖音新增2143万条农技视频,涵盖养蜂、果树修剪、无人机打药等实际操作。这些原本停留在农技推广站或专家课堂里的知识,如今借助短视频实现了更高效的传播。越来越多农户通过评论区互动求知、解惑,让农技的传播半径大大扩展。正如农业专家所言,短视频与直播正在弥补传统农技推广覆盖有限、效率不足的短板,让中小农户低门槛地接触到专业技术。

  在销售环节,数字化让“难卖”转变为“爆单”。2025年,抖音电商累计销售农特产品102亿单,日均2448万单发往全国。广东荔枝、蒙阴蜜桃、宁夏南瓜等农产品,通过达人带货走向千家万户。兴趣电商的“聚光灯”效应,让原本受制于季节和地域的农产品,在短时间内触达海量消费者,帮助农户减少滞销、稳定收益。

  真实的乡村内容不仅带来流量,更重塑了城乡交流。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所长聂凤英认为:“短视频从人本角度展示了乡村旅游和乡土文化,让更多人愿意走进农村、消费农村。”

  在这一过程中,新农人正在成为产业链重构的核心。目前,一些头部带货达人与合作社、村集体合作,推动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链条升级。这种由数字化推动的产业带模式,让特色农产品从“脱贫产业”走向“富民产业”。

  无论是@李福贵们用镜头传递的真诚,还是农技专家们的田间科普,抑或是村支书们为家乡特产积极代言的身影,短视频和直播都在构建一个全新的乡村叙事。在这个丰收节,新农人正在用手中的“新农具”,书写一首关于丰收的诗篇。

【纠错】 【责任编辑:周靖杰】